高速公路收费安全管理首先是人身安全,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,收费人员身处一线,直接面对川流不息的车流,其人身安全是首要关切。
首先主要是“亭内”与“亭外”的双重防护;关于亭内安全这块,收费员在岗期间应时刻锁闭收费亭门,防止无关人员闯入。面对司乘人员时,应使用文明用语,避免发生口角冲突。如遇情绪激动或可疑人员,应保持冷静,及时通过对讲系统或报警按钮通知监控中心和安保人员。亭外安全这块,则任何需要离开收费亭的情况(如处理特情、交接班),都必须严格遵守“一看二慢三通过”原则。穿戴反光背心是必须遵守的硬性规定,尤其在夜间、雨雾等恶劣天气下,它能极大地提升人员的可视性,为生命增加一道“光”的屏障。横穿车道时,务必确认安全,绝不冒险。
其次是现金与票款安全,主要是为了堵住管理漏洞,必须进行流程规范化: 收费过程必须做到票款相符、日清日结。大额现金应及时投入亭内保险柜,不得在桌面长时间放置,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
还有就是交接班安全: 票款交接应在监控下进行,并确保至少有两人在场。押运款项时,必须由专业安保人员执行,严格遵守押运规程。
最后还有操作与设备安全,必须要防患于未然。规范的操作和完好的设备是安全的基础保障。必须规范操作,杜绝隐患,收费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收费设备,不私拉乱接电线,不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,从源头上杜绝电气火灾风险。妥善保管个人身份卡,做到“人离卡收”,防止盗用,确保收费系统的信息安全。还有要保障设备完好,稳定运行,定期对收费车道、自动栏杆、信号灯、照明设施等进行维护检修,确保其状态良好。一个反应迟钝的栏杆或一盏不亮的灯,都可能引发严重的车辆刮擦或碰撞事故。监控系统、报警系统必须保持24小时全天候正常运行,它们是收费站的“眼睛”和“哨兵”,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这里必须提及的是交通安全保障,必须要通道畅通有序,收费广场是车速变化、车辆交织的区域,极易发生交通事故。要有清晰的交通引导,确保收费广场的标线、标志、指示牌清晰、醒目、准确,引导车辆提前减速,按道行驶,避免在出口处紧急变道、抢行。ETC与MTC车道应分区明确,通过物理隔离和信号引导,减少车辆穿插。
当然,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和应急处置是筑牢最后一道防线的关键。当发生车辆故障、交通事故或严重拥堵时,收费人员应在第一时间上报监控中心,并可根据预案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放置锥形桶等警示标志,疏导后方车辆,防止次生事故。遇到消防、救护、警车等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,应按照“生命至上”原则,迅速保障其优先通行。
总之要把“安全第一”的理念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从我做起,从每一个细节做起,共同筑牢这条千里通衢上的生命防线,让高速公路不仅成为便捷的通道,更成为安全的典范。